service phone

Design Works 1

service phone

中国将加入引力波探测行列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5-20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喻菲屈婷)美国科学家15日(北京时间16日凌晨)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12月25日再次“非常清晰”地探测到“时空涟漪”引力波。科学家称之为“来自爱因斯坦的圣诞礼物”。

  许多中国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连夜观看了美国新闻发布的直播,并撰写科普文章。

  “LIGO在短短的4个月之内发现了两个确凿、一个疑似引力波事件,说明今后引力波事件的探测概率比我们以前预计的要高不少,这非常激动人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说。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星际穿越》中文版译者团成员苟利军说:“上一次的发现暂且存疑的话,再一次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大家的疑虑,也让我们更加确信和意识到只要设备足够灵敏,就可以常态化地探测到来自星辰大海的声音,看到宇宙中难以被察觉的一面。”

  科学家将引力波比喻成一场宇宙交响曲,而美国LIGO的成果只是一个序曲。中国科学家不甘心仅仅讨论美国主导的科学发现,也在努力推动一系列中国的引力波探测计划,他们准备走向太空,入巨型天坑,登世界屋脊,聆听宇宙的遥远回响。

  今年2月,中国科学家公布了空间探测引力波计划——“太极”。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岳良介绍了这一计划的科学目标和路线图。

  吴岳良说,“太极计划”主要目标是探测中等质量的种子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暗物质能否形成种子黑洞,种子黑洞是如何成长为大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深入研究黑洞并合的过程;进一步精确检验和扩展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揭示引力本质;同时,发展前沿交叉科学领域,发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中国的空间科学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

  他介绍,2016年-2020年为“太极计划”的预研和关键技术突破阶段;2020年-2025年为关键技术应用和验证阶段,发射下一代时变地球重力卫星;2025年-2033年为测试和发射阶段,发射“太极计划”探测卫星,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

  另一项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提出者、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也在院士大会上介绍了该计划的进展。他说,目前“天琴计划”已在教育部和广东地方的支持下开始了科研平台建设。为实施这一探测,科研人员研制的新一代激光测距反射器,将搭载到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上,开展激光测距实验。

  中国正在贵州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缩写为FAST),预计2016年9月竣工。FAST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说:“引力波的空间涟漪可以造成其中的电磁波传播时间变化,长期监测作为精准时钟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也可以让我们探测到引力波效应,并且波源对映体将是超大质量的黑洞旋转和并合。”

  他说,在人类第一次发现引力波后,世界上迅速推出了诸多后续探测计划,以期在其他波段看到更低频率和更剧烈波源的引力波事件,最值得期待和看好的是宇宙暴胀原初引力波探测和脉冲星计时超大质量黑洞并合的引力波探测。

  他预计,国际脉冲星测时联盟未来几年将会有重大突破。“中国随着FAST的建成并加入国际引力波探测行列,将会把脉冲星计时引力波探测的灵敏度提高2至3倍。另外,即将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是首创国之一,将把脉冲星计时探测引力波确立为首要科学目标之一。”

  “目前我们亟待启动脉冲星引力波探测设备和队伍,掌握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新技术。”武向平说。

  中国科学家计划在5年内,于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建设两台望远镜,捕捉原初引力波带来的宇宙诞生的“初啼”。

  “阿里计划”的提出者、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对新华社记者说,阿里项目已得到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科技部引力波专项预计也会很快启动。

  “原初引力波在国际上还没有被探测出来,对中国是机遇,我们不抓紧就会失去。所以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望远镜研制,数据模拟科学团队和研究队伍的组建,中美合作等各个方面。”张新民说。

  “我们争取在3年内先在5300米的台址建设一台小型望远镜,实现在北天区的首次探测。然后在5年内在更高的台址上建设精度更高的第二台望远镜,并与国际团队就在南极的观测开展合作,实现全天覆盖。”张新民说。

  宇宙暴胀理论认为,在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一瞬间,宇宙经历了一场快速膨胀,时空产生了剧烈扰动。这“暴胀”过程中产生的“原初引力波”就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留下可探测的印迹。寻找原初引力波,就是要在这一微波背景辐射找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

  张新民说,原初引力波太微弱,所以要选干扰尽可能少的区域。大气越稀薄、水汽含量越少,才越有希望看清原初引力波留下的痕迹。目前,根据大气透射率,科学家在全球共选出了4个最佳观测点,南半球是南极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北半球在格陵兰岛和中国西藏阿里。阿里有望成为北半球天区第一个地面观测点,与南半球实现联合观测。

地址:     座机:    手机:
Copyright © 2002-2017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凯发娱乐传媒    ICP备案编号: